二战开打前,日本曾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虎!虎!虎!
各位好,这两天在准备录制我的会员栏目《小西漫谈》,新一期的题目主讲二战前的美日关系史——这两个隔着宽广太平洋的国家,为什么最终不可避免的走向了战争。
在梳理这段历史时,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在二战即将开打的前夜,在日美双方的外交关系日益恶化的同时,美日经贸关系反而进入了一个畸形的“胶合期”,日本一跃成为美国最大也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
但这种畸形的胶合最终并没有阻止美日走向战争,相反,可能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了战争的到来。
美日二战前奇怪的经济胶合是随着日本发动并逐步陷入侵华战争开始的,虽然现如今很多人说的侵略战争“越打越有钱”是一个没有什么经济学常识的奇谈怪论,但具体到二战前的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确实极大的缓解了日本政府本身的财政囧态——因为“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战争一旦爆发,政府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以维持军需为名开征新税了。
尤其是当时的日本还是一个受军国主义思想毒害极深的国家,虽然昭和之前的所谓“大正民主时代”日本曾经出现过一波民权觉醒运动,以石桥湛山为代表的一批民权思想家提出“小日本主义”,认为政府应该少花钱,军队应该维持在最小规模,最大限度的保证民间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给民营工商业资本留足发展的空间。
可是这套“小日本主义”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变得完全没有人听了,因为一战而占领中国东北的“喜讯”极大地刺激了整个日本社会的侵略胃口,既然可以拿着枪去直接强抢邻居家的东西,那为什么还要苦哈哈的自己辛勤劳动呢?所以侵略就像一种毒瘾,让日本社会欲罢不能,各种将侵略行为正当化的奇谈怪论,比如“崛起的日本受到ABCD(美国、英国、中国、荷兰)四国包围,想要打破包围网就必须趁着英美没有反应过来主动出击!”之类的说法甚嚣尘上。而真正老老实实过日子的“小日本主义”,就没人听了。
但日本老百姓其实没有知觉到的是,他们在接受战争而抛弃和平发展思路的同时,其实也同步接受了另一个东西——你不屯粮、改屯枪,要到别人的家里去抢。这个枪本身是要花钱来造的,这意味着政府要更多的征税,投入到没有收益的军工产业当中去。
所以在1931年到1937年,日本逐步建立战时经济体制的过程当中,日本政府一直在不断增加税收,军费在财政支出中的份额爷在不断上涨,一直增加到1937年的46%,当年30亿日元财政总支出中,有14亿投给了军备。
1937年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彻底爆发,近卫内阁更是通过了超出常规预算数倍的战时经济预算。为了支撑对华侵略,日本政府向民间狮子大开口,把企业所得税提高了八成,个人所得税提高了三成,此外还增设了遗产税、财产税、烟税、酒税、战争特别税等诸多名目繁杂的税种。
如果在一般年月,这么多的税种一定会激起民间的极大愤怒,可是在1937年,侵略战争给了日本政府名正言顺的需求——此一战关乎“皇国”国运,这一点大家都接受吧?谁不肯勒紧裤腰带一起共度时艰那就是日奸。敢抱怨的个人特高科抓起来,敢抱怨的报纸关停。
所以说,维持对华侵略战争虽然让日本民间也日渐民穷财尽,但日本政府、军方以及三菱、三井等受日本政府支持、参与军工生产的财阀反而过起了空前阔绰的日子。
当然还有一个受益方,那就是大洋彼岸的美国。
日本是一个原材料极度稀缺的国度,尤其缺乏发展重工业的钢铁、原油,而这些产品刚好是当时的美国出现产能过剩的。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传统的说法是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但实则不然。事实上,主张政府加强对企业管束和指导的罗斯福新政对美国经济的恢复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非常存疑,直到1940年,美国的总体失业率依然高达14.6%。困境中的美国经济迫切的需要一个产品市场,来消耗过剩的产能。而恰在此时,正在进行战时产业转型的日本找上了门来,美日之间的经贸往来开始迅速暴增,到1937年,日本从美国进口的废钢铁总额达到了4000万美元,原油突破了2000万美元、精炼油也达到2000万美元。为了满足日本庞大的钢铁进口需求,纽约的一些大楼甚至把电梯拆了下来,当做废钢铁卖给日本人。
而与此同时,美国对日本的进口也出现了暴增,原因很简单,因为日本建立对民间竭泽而渔的战时经济体系是以压低本国民众的生活水平作为代价的,在生活水平降低之后,日本工人为了求生不得不接受企业开出的更低的薪水,而由于极右翼的军国主义的制度,在美国提高工人议价权的工会组织在日本是被严厉禁绝的。这就让日本相比于美国积累起了极大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在纺织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上,日本开始向美国大量输出劳动力通缩。
当然这个态势引发了美国工会组织对日本人极大地不满,美国开始出现抗议日本人盗窃工作机会的工人罢工。
当然这种抗议在日美经贸蜜月期的大背景下似乎是无效的,正如当时的日本驻美大使斋藤博所辩解的:“美国在对日贸易中保持了出超的地位,石油、炼钢、工业制造等行业的数不清的产业工人正在因日本提供的工作机会而获益……”
斋藤博的这个说法其实也代表了日本政府内部相当多数决策精英的观点,大多数日本决策层相信,在美股旨在从经济危机中疗伤,而日本又为美国提供最多产业机会的当下。美国需要日本远远超过日本需要美国,美国虽然对日本在亚洲称霸的企图顾虑重重。但是,有经贸的压舱石在,美国受工商业影响极大的政府绝不可能恶化日美之间的关系。
或许这种外交思维有一定的道理,但在1937年,另一件事情的发生极大的刺激了美国的警惕心,开始逐渐让美国对日本实施经贸上的提防、隔离甚至脱钩,也让1937年成为了日美经贸蜜月期的最高峰和临界点。
这个突发事件,就是《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的签订,以及随后几年中轴心国集团的最终形成。
有关二战前德日两国是怎样从最初说好的“有限协作”稀里糊涂的最终搞成了绑在一起一块完蛋的“钢铁轴心”的历程,是另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我可以另外写文详述。
这里只说一点,仅就美日关系看,德日关系的急速拉进确实成为了日美、日英、日法等一系列关系的拐点。1937年11月25日,德日条约刚刚签署,第二天,罗斯福总统就让国务卿在白宫召见了斋藤博大使,了解了条约详情并传达了美方的担忧。有趣的是斋藤博对这纸突然签订的同盟也没搞清楚状况,只能含混的表示德日此举是为了共同反对苏联。但这个可能他自己都不信的搪塞当然应付不了美国人。从1938年开始,美国政府就开始以国家安全为理由推动法案,限制对日本的出口,从最开始的精密机械、发动机,到后来的农产品。
这些法案本来在美国国会中是不那么容易通过的,因为它的确挫伤了美国公司的商业利益,但由于德日两国已经缔结了盟约,希特勒同期又在欧洲表现得越发跳脱、惹眼。把欧洲视为自己老家的美国人也就间接的把更多敌意“分享”给了日本。虽然当时日本新上任的外相有田八郎极力向美方解释,这份条约“不针对美国”,甚至提出了邀请美国加入条约一起对抗苏联的奇谈怪想。可是日美关系在此后不可避免的急剧恶化。
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1940年,又入侵并占领法国。随着“猪队友”在欧洲的拼命狠作,日美关系终于进入了最终倒计时阶段。
1939年7月26日,在欧战爆发不到一个月后,美国就宣布终止了《日美友好通商条约》,并按照规定留给日本六个月的时间挽回(六个月后条约正式废止),这实际上是抗日战争史和日美关系史上的大事,该事件永久地改变了日美关系的性质,并促成了日本帝国的彻底灭亡。
而这个挽回谈判,最终进行了一年多的事件,这个时候,日本猛然发现,原本指望成为日美关系护身符的日美经贸往来,反而成为了美国人用以拿捏日本的“小辫子”。
的确,日本曾经给美国的石油、钢铁等过剩产能提供了很好的市场,让日美关系看似十分牢不可破。
可是欧战爆发之后,时代彻底变了罗斯福总统力主通过的租借法案和“民主国家兵工厂”的口号,让美国自身的战时经济机器也隆隆开启,机械、钢铁、原油、粮食、橡胶、农产品等等一切与战争相关的物资,不再变得过剩,转而出现了稀缺。这个时候日本市场已经不再是美国所必须依赖的存在了。于是环境的改变让美国人在谈判桌上拿出了越发强硬的态度,要求日本立刻结束对中国的入侵,将其势力范围退回到日俄战争爆发之前的状态中去,并且立刻结束与德国的同盟关系。重新协调美日英等国的关系。
以历史的后见之明看,美国在当时向日本提出的这些条件虽然苛刻,但实则已经是日本所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了,按照这个协议,日本虽然退出了中国大部分地区,但仍侵占了台湾地区和朝鲜半岛,虽然与德国断约,但被美国确保了能在战后国际秩序中占有一席之地。
但可悲(或者说幸运)的是,日本人脑子转弯是不那么快的,大部分日本人直到1941年,对日美经贸的理解依然是“美国需要日本,不可能真的不和我们做生意。”而当时的日本国内舆论也被有意引导着往这个方向去思考,日本对美研究学界依然拿着几年前的数据在进行讨论,认为即便日美通商协议不修复,美国也不太可能对日本施行大规模禁运,因为这种禁运会严重伤害美国特定从业者的利益。
1940 年,针对美日无协议后的贸易情势,时任日本首相的米内光政(此人还是个亲美派)依然发表公开讲话,表示:“美日两国的经济分离和相互禁运对双方都是一个极端严重的问题。如果走错一步,两国就都要面临危险。我不相信美国会冒险对日本实行全面禁运。”
米内光政在当时被认为是日本国内的“鸽派”,但从这番表态我们可以看出,米内的“和平主义”,依然是建立在“美国人不敢跟日本打”这个错误认知上的,他没有为美国将要打出的底牌开出足够的底价。
其实作为回应,美国国务卿赫尔紧接着发表的声明却把话说的很清楚:“对日禁运,固然会对美国企业造成一定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可控的,也是值得的。我和总统都相信,大规模的禁运完全可以成为美国对日政策的有力武器。”
而赫尔的国务卿远东事务高级助理霍恩贝克则更加直白的告知日方:“我们认为,与阻止日本接下来的行动相比,几家企业的破产压根不值一提。”
也就是说美国在这场对日贸易战中,打的其实是明牌,美国已经明确的告知了日本他们下一步打算做什么,并且会怎么做。这是老美的一贯风格。
只不过日本显然看错了黄历,因为盲目的乐观情绪,仍然在搞自我催眠,认为美国人不过就是在虚张声势。
而最终,在历次警告无效后,美国使出了杀手锏。
1941年7月,在获悉日本不顾警告进入法属印支南部后,美国宣布对日本进行金融制裁,断绝与日本银行的往来,并冻结日本在美国的所有资产。
8月,宣布对日本进行正式石油禁运。
9月,宣布对日本进行钢铁禁运。
猝然到来的禁运措施一下子打蒙了日本决策层,因为他们根本预估到美国会真的投下其警告已久的“贸易核弹”。这个时候日本产经省才开始翻箱倒柜的进行测算,计算与美国断绝贸易之后,日本的整个工业机器到底还能运转多久。
计算的最终结果,石油只能维持半年,半年之后日本所有的坦克、飞机、大炮都会成为摆设。
于是通往战争的道路最终形成了,11月,东条英机受命组阁,次月,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这场日本帝国走向毁灭而整个世界迎来新生的道路,终于铺开了。
当战火在太平洋上燃起的时候,没有人记得仅仅几年以前,美日两国还是最大的贸易伙伴国,双方都曾凭此认为,战争不会在经贸联系如此紧密的两个国家之间爆发。
贸易可以阻止战争,这是一个人们常犯的误会,和历史常开的一个过于残酷的玩笑。
全文完
受文章容量和边界所限,本文就写到这里吧。再往下深讲可能有些内容过于敏感,更多关于美日关系史的详细内容可以关注这个月《小西漫谈》中的会员专栏,我会做更详细的解读和分析,欢迎购买收听我的年度会员栏目:
本文5000字,感谢读完。
长文不易,喜欢请三连加关注,您的支持是我创作的动力,多谢。